1、什么是P2P网贷?
2、P2P模式是什么样的?
3、P2P平台可能存在哪些刑事法律风险?
作者:赵光耀律师,知名刑事律师。赵光耀律师与有律合作参与出品的《企业法律风险必知》成为了喜马拉雅FM中企业法律栏目的爆品内容。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法律宝典指南。
什么是P2P网贷
P2P网贷,就是一个借款人,一个投资人通过P2P平台连接起来,并达成借款交易。
P2P平台的盈利模式,其实就相当于提供一个中介的撮合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向你收取费用,这是合法的。P2P提供资金的那一方,是要回报的,这也是合法的。需要资金的一方通过平台向另一方借钱,支付一定利息,这是合法的。
那为什么不去银行借钱呢?因为银行不借给你,银行一般都会放给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银行会认为这些大企业的资信比较高,个人的资信不太好。其实在实践中,一般还不上款或拖延还款日期的大部分是那些大企业。
P2P平台的模式都有哪些
(一)纯粹的中介平台模式,就是提供一个中介信息。
最早从美国传到中国时,美国就是这么做的,这个是不违法的。
(二)在中介平台模式的基础上,提供担保业务。
投资人把钱放在了P2P平台上,会得到平台提供的担保业务,保证资金的安全。
这个担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台给你提供担保,一般平台很大,企业也会很放心把钱放在平台上。另一种是平台给你提供一个第三方的公司做担保。只要提供担保了,那么投资人就会觉得资金是安全的,会放心把钱投在这里。
(三)建立理财资金池模式。
一些P2P网络贷款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款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这样放款人资金进入了平台的中介账户,产生一个资金池,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实际上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可能存在哪些刑事法律风险
P2P平台最容易涉及的就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涉及到两个罪名,第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二个集资诈骗罪。
什么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1
非法性
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或者说虽然有了合法的形式来吸收,实质上是非法的。
2
公开性
你只要公开宣传了,不仅仅限于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任何一种向社会公开宣传的,都具有公开性。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3
利用性
这里的利用性也就是为了得到一定回报。如果你借了钱,仅仅是还本,并没有回报,或者得到什么报酬,这不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你在还本的基础上还得到了一些回报,这个回报不管是给利息、货币、实物或者股权,都属于法律规定的利用性就是回报。
4
社会性
法条中提到的不特定对象是什么意思?在说不特定对象前,看看什么是特定对象?比如我们的家人,我们的亲戚,我们的朋友,我们本单位的职工,单位里面的同事,这都是特定的对象。而不特定对象,就是除了特定对象以外的社会上任意一个人。只要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来吸收资金,那就符合了社会性。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只要符合了以上四点,你的行为就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如果你是在做融资平台,不要提供担保,不要做资金池,不要自己去集资,只提供中介信息服务。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这个融资平台是不会涉及到犯罪。那关于融资方,也就是借款方,提供真实信息,否则会涉嫌严重的刑事犯罪。而作为投资人,往P2P平台投钱,触犯刑法的可能性很小,很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被平台骗,要不被融资方骗。高息有风险,投资需谨慎。